5月份以來,全國疫情整體呈現下降態勢,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經濟運行逐步企穩,主要經濟指標出現邊際積極變化。抓住時間窗口,穩經濟政策就要應出盡出。近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支持民間投資和推進一舉多得項目的措施,強調要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加大政策支持,用市場辦法、改革舉措激發民間投資活力。
投資對經濟增長發揮著關鍵性作用。今年以來,我國多地重大工程項目快速落地、密集開工,幾乎都是涉及到重點領域、民生改善、具有長期發展潛力的有效投資。在投資中,民間投資占有較大的比重。數據顯示,自2012年有民間投資統計口徑以來,全國民間投資占整體投資比重始終保持在55%以上。今年1-5月,民間投資增長4.1%,占整體投資的比重為56.9%。
都說我國經濟韌性強,民間投資是重要的參照點。這么多年來,我們堅持走市場化、法治化的道路,創造了大量社會財富、集聚了眾多民間資本、形成了廣泛社會共識。也正是因為人們對未來有明確和穩定的預期,政府投資才能撬動民間資本,更好地發揮“乘數效應”。從這個角度來說,促進民間投資,錢并不是問題,關鍵在于如何激發民間投資的積極性。
事情要一件一件辦。機器長時間停滯后重啟,都需要一段時間預熱,何況是人呢?疫情平穩可控后,增強企業投資能力是個“慢功夫”。應當看到,之前的政策取向主要聚焦的是“穩定信心”。從中央到地方,有利于廣大市場主體的政策應出盡出。隨著“扎實穩住經濟的一攬子政策措施”與地方經濟穩定內在需求的有效銜接,企業的投資秩序正逐漸恢復正常。
“敢投錢了”挺不錯,“花在哪里”也要有講究,這就體現“有為政府”的作用了。會議提出,“要在‘十四五’規劃102項重大工程和國家明確的重點建設領域,選擇一批示范項目吸引民間資本參與!表椖俊板X景”清晰,收益有保障,這樣的投資機會怎會不吸引人?此外,不論是“提高民間投資手續辦理效率”,還是“鼓勵金融機構采用續貸、展期等支持民間投資”,都是在為企業“大膽往前走”創造投資機會、提供政策保障。
民間投資最終還是要回歸市場屬性,這是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應有之義。也就是說,當民間投資能力有了恢復性增長之后,具有階段性特征的扶持政策要考慮有序退出。當然,促進民間投資高質量發展,仍需要持續優化民間投資環境——破除制約民間投資的“玻璃門”、“彈簧門”、“旋轉門”,進一步完善有利于民間投資發展的政策環境;落實鼓勵民營經濟發展的各項政策措施,為各類所有制企業營造公平、透明、法治的發展環境。
民間投資是經濟活力的“晴雨表”。對于民間投資的成長,不妨再多一些支持,再多一點關愛。(中國經濟網)
|